记者从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测试装备创新发展论坛暨测试装备成果展”上获悉,我国检验检测产业从业机构数量居世界第一,市场规模最大,达4090.22亿元人民币。

论坛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论坛主要围绕检验检测装备发展的关键问题,聚焦高端测试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学仪器的应用与评价、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数字检测等技术和领域,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国内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科学仪器制造厂家代表约100人参加线下活动。
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在发言中介绍,世界各国都将测试装备的发展和创新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我国测试装备领域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观念意识、技术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我国在测试装备领域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测试装备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根据SDI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实验室分析和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已超过69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超过15%。
随着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高,我国测试装备的创新动力越来越强。同时,科学仪器测试装备技术突破、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推动整个检验检测市场从低效人员密集型走向高效科技创新型。
据了解,本届论坛举办地湖南长沙,早在2016年就建成了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群加速发展。201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检验检测产业链作为长沙市重点打造的22条优势产业链之一,推动检验检测产业服务创新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近2000家,拥有国家检验检测产业聚集区和示范服务区“双国家级”平台的长沙岳麓高新区,发展测试装备也有很好的行业基础和市场需求。

分会揭牌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论坛期间,“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测试装备分会”正式揭牌宣布成立,分会旨在长期建立测试装备与检验检测产业技术间融合发展机制,为推动检验检测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次论坛主题报告围绕科学仪器现状、前景和发展途径,科学仪器标准化等内容展开交流。

何继善院士做主题报告(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原中南工业大学教授何继善院士作了《电磁探测装备的中国方案》主题报告,从理论、方法、技术到装备全方位分享了电磁探测装备的中国方案的发展历程。
记者从论坛方获悉,20世纪60年代起,何继善院士围绕国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大主题,创新电磁勘探基础理论,自主研发中国装备技术,注重国家重大需求,形成了集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应用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电磁勘探方法技术体系,先后提出了多种电磁勘探方法理论,成功研制了双频激电仪、伪随机多频激电仪等,并在推广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我国电磁勘探从“引进应用—跟跑学习—领先国际”的三步式跨越发展,成为地球物理探测的“中国范本”。

张玉奎院士做主题报告(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院士在《面向国家安全和临床的质谱技术进展》主题报告中,介绍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等领域,以现场、快速分析仪器的需求为导向。他介绍,在高性能离子分析器、离子源等方面,我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多种实际难题,从容应对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刘文清院士做主题报告(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文清院士在《“双碳背景下”环境监测检测技术发展机遇》报告中表示,我国碳中和目标提振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满足了国内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光学监测检测技术基于其强扩展性和非接触、高灵敏、探测目标广的技术特点,已成为环境监测检测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我国已基于卫星平台、地基平台和移动平台,发展出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和光腔衰荡光谱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现场和在线监测检测技术。
刘文清院士强调,推动监测检测仪器装备的国产化及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监测技术走向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环境监测检测技术和仪器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马爱文研究员做主题报告(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测量联合会(IMEKO)理事马爱文研究员在《量子时代的计量测试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报告中,介绍了量子时代给科技进步带来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重点讲解了量子时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量子时代给计量测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李怀林研究员做主题报告(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会长李怀林在《检验检测科技与仪器设备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检验检测科技和仪器设备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检验检测仪器和技术已经深入各个领域。我国仪器设备的发展也同时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约束下,控制污染、实现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主要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方向。报告介绍了双碳背景下环境监测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指出推动监测检测仪器装备的国产化一级监测技术的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环境监测检测技术和仪器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分析测试百科网共同承办。
文章来源于央广网及网络综合采编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优检联"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转载本网作品需注明"来源: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如不同意转载,请告知本网撤除。联系邮箱 lixb@ulablink.com